名人风水大师董仲舒

查运势小编

董仲舒(公元前179年-前104年),西汉广川人,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,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。汉景帝时任博士,讲授《公羊春秋》。汉武帝元光元年(前134),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。

名人风水大师董仲舒(图1)

声明:图片由网友上传,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!

董仲舒在著名的《举贤良对策》中系统地提出了"天人感应"、"大一统"学说和"诸不在六艺之科、孔子之术者,皆绝其道,勿使并进。"、"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"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,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,影响长达二千多年。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,杂以阴阳五行说,把神权、君权、父权、夫权贯串在一起,形成帝制神学体系。

他提出了天人感应、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。其后,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;元朔四年(前125),任胶西王刘端国相,4年后辞职回家,著书写作。这以后,朝廷每有大事商议,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,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。

名人风水大师董仲舒

记得我们初中历史讲到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"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"的思想,他治学《公羊春秋》,独步天下,堪称文坛领袖。整个汉朝无有出其右者。他解释的‘风水五行说’与近代科学"元素周期表"、"物质不灭规律"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董仲舒在《尚书·洪畴》中如是解释了"五行":木居左,金居右,火居前,水居后而土居中央。是故木居东而主春气,火居南方而主夏气,金居西方主秋气,水居北方主冬气。他将五行抽象为5种物质属性,归纳客观世界是由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5种最基本的"元"构成的,他们之间相互对立、依存和转化,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原因。这个观念是朴素而唯物的。

董仲舒为"风水学"理论日臻完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
阴阳与五行

阴阳五行,可分为"阴阳"与"五行",然而两者互为辅成,五行必合阴阳,阴阳说必兼五行。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,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。阴阳,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;五行即由"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"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,它强调整体概念。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。

阴阳

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,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。阴阳相合,万物生长,在天形成风、云、雷、雨各种自然气象,在地形成河海、山川等大地形体,在方位则是东、西南、北四方,在气候则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(算命网 www.yutianji.com)

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,这就是阴阳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
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,是宇宙的对立统一,也是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。中国贤哲拈出"阴阳"二字,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、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,即《老子》所谓"万物负阴而抱阳"、《易传》所谓"一阴一阳之谓道"。《易经》便是讲"阴阳"变化的数理和哲理。

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择吉术中的重要理论。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,有人认为最早是在夏朝就已形成,因为《易经》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出现在夏朝的占书《连山》中。

阴阳可以互相转化,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。就是说,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。没有阴,阳就不能存在;没有阳,阴也不能存在。正如没有乾,就没有坤,没有天,也就没有地一样。阴阳互相依存,互相为用。阴阳依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这一动态过程伴随事物终身,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。

五行

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。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元素,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。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,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;火有炎热、向上之性;土有和平、存实之性;金有肃杀、收敛之性;水有寒凉、滋润之性。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别人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。

关于董仲舒的故事

三年不窥园

董仲舒,自幼天资聪颖,少年时酷爱学习,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。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,为了让孩子能歇歇,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,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。

第一年,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,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,一边准备砖瓦木料。头一年动工,园里阳光明媚、绿草如茵、鸟语花香、蜂飞蝶舞。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。他手捧竹简,只是摇头,继续看竹简,学孔子的《春秋》,背先生布置的诗经。

第二年,小花园建起了假山。邻居、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。小伙伴们叫他,他动也不动低着头,在竹简上刻写诗文,头都顾不上抬一抬。

第三年,后花园建成了。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,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。父母叫仲舒去玩,他只是点点头,仍埋头学习。中秋节晚上,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,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。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,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,遍读了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、法家等各家书籍,成为儒学大师。

有客老狸

有一次,董仲舒放下帷幕讲课,有个客人来拜访,董仲舒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。客人又说:"要下雨了。"董仲舒便和他开玩笑说:"住在巢里的知道刮风,住在洞里的知道下雨。您不是狐狸,就是鼷鼠。"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。

相关传说

传说明朝初年,朱樉为秦王驻守关中,在重建长安城时,下令把"下马陵"拒之城外。长安城建好后,"下马陵"不知怎么搞的仍在城内。朱樉十分恼怒,杀了监工不说,又下令把建好的南城墙拆掉,在"下马陵"以北重新修建。

3年后,工程告竣,当朱樉再次巡查时,"下马陵"还在城里。如此反复,"下马陵"始终在城内。因为朱樉屡次北移南城墙,使长安城的南大街越来越短。一直到现代,南大街成了四条大街中最短的一条大街。

但其实,此传说实为无稽之谈,因为,西安明城墙,是在唐城墙皇城墙的遗址上修建的。但向北扩了两个坊,向东扩了一个坊。所以,北大街是西安最长的街。虽然南大街最短,但西南城角,依然是唐的遗迹。西安四个城角,只有西南角是圆角,而其余三个角,都是方角。

后世纪念

董仲舒墓

董仲舒墓的位置有两种说法。

一说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下马陵街。董仲舒墓位于古南城墙和平门内以西600米处马道以北,唐代、明代修城,此墓皆得保存于城内,官吏军民至此下马,以示崇敬,故称"下马陵"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,此墓封土周长40多米、高6米,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"汉董仲舒墓"碑一通。20世纪50年代此墓损坏严重。现封土残高2米,封土前有西安市人民政府所立青石保护标志。1956年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一说陪葬汉武帝的茂陵,位于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茂陵以北约500米处的策村东南约250米处,为一座南北长71米,东西宽30米,封土残高14.3米的古冢,村民称为"策冢"。为什么叫"策村"、"策冢"?却不叫"董村"、"董冢"呢?据村民们说,这是因为他们的祖上董仲舒曾进呈"天人三策"有功于汉,为铭记先人功绩,遂以"策"为名。

董子祠遗址

大董故庄村村东北现有始建于唐朝的董子祠遗址,宋、元、明、清等各朝代名士曾在董子祠留有诗作。1948年,董子祠被拆除。后群众自发重建了约14平方米的董子祠,遗有《景州重修董子书院记》碑首、龟座残件等"。2005年10月18日,来自浙江、山西、河南、广东、江苏、福建等省市的数十名董氏后裔共聚广川镇,参加董仲舒思想暨董氏渊源研讨会,并在董子祠举行了董氏后裔祭祖仪式。

董子文化园

董子文化园包括董子宗祠、董子书院、董子旧宅、董子典故园、董子研究会馆、董氏宗亲会馆、碑林等。董子宗祠正殿、时空台、董子舍园遗址和董仲舒衣冠冢已完成建设或修缮。

董子文化园采用的是汉式建筑风格,由九部分、七进院组成,全园整体布置为坐北朝南,董子故居、应诏对策、下帷讲学、三不窥园、相事骄王、德主刑辅、董子祠——鸿儒殿七进院落构成文化园的主体。该建设项目已被列为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。

董仲舒石像

明万历年间(1573-1620年)统治阶级在他的家乡立祠雕像,从山西运来巨石,聘请丁名工匠。相传,石头运到河北枣强县旧县村就是运不动了,人们以此当做董子故里,在此建了董子庙,雕刻了一尊石像安放于庙中。

石像位于旧县村西几十米处。坐式,双手捧一笏板,高2.5米,重约4吨。像前左右各有一聋男哑女守侍,庙前有一石碑。像背后刻有:"明万历三十六年十月旧县村施财弟子管正尊韩安辅妻姚氏"。1946年土改时,庙被拆除,石像置于露天。"文革"中"批林批孔",又被推倒,鼻面和笏板多处被损坏,石碑移到他处。1982年九月,河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项目。

茂陵"策冢"是真正的董仲舒墓

既然和平门里下马陵的董仲舒墓是造假之物,交大虾蟆陵也不是董仲舒墓,那么,董仲舒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?

按汉代礼制,皇帝一上任就要为自已建造陵墓,并在陵园附近建造陵邑,把达到一定级别的达官显贵豪门巨富迁入陵邑居住,这些人死后也循例陪葬于陵园周围。汉武帝登基后,在今兴平县境建造了茂陵与茂陵邑。

蒋纪新先生告诉记者,有关史实文集对董仲舒的晚年归宿记载非常清晰:董仲舒曾任诸侯国相,虽是无足轻重的闲官,但级别却相当高,为二千石吏,属高级官员之列。因此汉武帝建茂陵后,董仲舒就迁居茂陵邑的显武里。据《汉书挠仲舒传》载:"及去位归居,终不问家产业,以修学著书为事。""年老,以寿终于家。"这里虽未明言葬处,意思其实已很分明。

蒋纪新先生说:"陪葬皇陵不仅是皇帝恩典的殊荣,也是身份、地位的象征,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君臣一体忠于皇室之义。董仲舒作为一代儒学大师,一向鼓吹儒家思想的忠君尊礼,并以严守儒家礼制一丝不苟名重于世,陪葬茂陵无疑是他的理想归宿。他的墓葬还能跑到哪儿去呢?"北宋《太平寰宇记》卷二十七记载:"董仲舒墓,在(兴平)县东北二十里。"

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乡汉武帝茂陵以北约500米处,有一座村庄叫"策村",235户村民中除8户外,全系董姓。蒋纪新认为,这些村民就是在这里世代相继住了二千多年的董仲舒后裔。策村东南约250米处,有一座南北长71米,东西宽30米,封土残高14.3米的古冢,村民称为"策冢",这就是董仲舒的墓冢。

为什么叫"策村""策冢",却不叫"董村""董冢"呢?据村民们说,这是因为他们的祖上董仲舒曾进呈"天人三策"有功于汉,为铭记先人功绩,遂以之为名。近一个世纪以来,口头历史学已发展成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。口头历史学的史料可靠性得到学术界广泛承认。村民们对策村来历及策冢墓主的说法,无疑为董仲舒之墓所在地提供了一个典型例证。


标签: